模具学习就像打怪升级
全部过关才算真正通关
下面介绍第一关:(软件关)
软件是通往模具高手的基本关,因为你可以只懂一点点模具,只要学会软件之后,也能接单出出图,当个助理。但对模具高手来说,会与过关,不能一概而论。
根据多年来的行业经验,我发现决定设计水平的,除了模具的专业知识,软件的熟练度是占比很重的一项,所谓的熟练,并不只是会用,操作熟练,这还停留在基础阶段。
这边说的软件熟练,是指对命令理解的深度。
真正厉害的模具高手,并不是会多少个命令,而是可以吃透每一步的命令。拿UG来说,真正画图的时候,用的命令,只不过是UG总命令的九牛一毛。有很多命令是基本上用不到的。拿替换来举例,一个替换命令,可以搞定UG中很多的问题。要用好它,你必须知道替换的原理,什么时候是可以用,什么时候是不行的。
第二关:(加工知识、工艺关)
加工知识、工艺是基础的结构,很容易明白,比如简单的滑块斜顶你会做了,你也可以设计很多模具了。
但是要是要到达模具高手的高度,你需要了解加工知识和工艺主要用在哪方面呢?你必须知道哪种加工方式精度较高,每一个加工方式的成本是怎么样的,哪种快,哪种慢。就好比现在有一个零件,有好几种加工方式可选择时,你需要准确地判断哪种加工方式是最适合的。
还有一种情况是会遇到奇特的零件,需要好几种加工方式结合才能加工出来,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想好,各位置的加工先后顺序,再根据顺序,做好零件的加工工艺。
第三关:(加工知识、工艺关)
前两关过了,一般的问题也能顺利解决了,但是碰到复杂结构的模具,还是需要去请教别人,那这样肯定不算是模具高手的。只有了解更多的加工知识,了解工艺结构,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,就好比你看到一个模具图,你的脑海中就能出现一个结构框架。
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,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参考还有练习。
第四关:(注塑等周边知识关)
重点来了!
注塑和试模对模具设计的影响非常大,这个不可忽略,特别是试模时,可以发现很多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或者忽略的问题。
决定一个设计方案的成熟与否,这一项占了很大的因素,如果把软件功底和加工知识等理解为花的话,模具制造出来的实用性就是土壤。我们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实用性服务的。
实用性表现在哪里?比如说产品好不好注塑,有没其它缺陷,顶出容易不,好不好取产品,生产周期咋样?道理都懂,但是这一块怎么提高呢?如果让一个设计很了解注塑,那不太现实。注塑这门学问非常大,但起码的基础知识是一定要了解的,常见的一些产品缺陷产生的原因,需要知道如何去解决。只有多去试模,多去学习了解,在试模现场碰到问题马上去解决,才能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。